知识精选知识精选
  • 首页
  • 专题
  • 博客
  • 导航
  • 注册 登录
立即登录
0文章
0评论
0获赞
  • 首页
  • 专题
  • 博客
  • 导航
我的主页 › 成长 › 关于选择:超经典泰国2分钟广告片,你一定要看
#成长#

关于选择:超经典泰国2分钟广告片,你一定要看

2年前
385 0 0

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逆刘而上”(ID:yuanyuankaoshi),作者刘媛媛,知识精选经授权发布。

01、不要轻易听信他人的建议。

今天看到一个非常棒的泰国广告,叫做“如果马云和乔布斯当初选错了合伙人”。

如果选错了合伙人,乔布斯可能就会去卖苹果,因为合伙人告诉他:食物是人每天都需要的。

如果马云听从了错误的建议,可能就会去当英语老师,因为英语,是他的固有优势。

https://zhaiup.oss-cn-hongkong.aliyuncs.com/tjg_3548900992_50000_230e82e5e72447978302468d205b4b7a.f10002.mp4
看完这个广告真的好感慨。

因为我身边就有一堆人,喜欢给我建议。

有人说,你应该坚持住现在已有的优势;

有人说,你应该寻求突破;

有人说,你要去紧跟形势,追最热的点,赚最热的钱。

有人说,你要跟政府搞好关系,不要总是埋头做事。

我对于这些建议都是保留意见的。

是否接纳建议,我的判断原则十分粗暴,就是给我提建议的这个人的水平。

在广告片里,给马云提建议的应该是他二舅还是四叔之类的角色,这样的角色我们生活里都有,他们见识不多,意见很多,喜欢对你的生活指指点点,或许因为还是读过些书,说起话来也是头头是道,有理有据。

但是反观他们现在做的事情,做到的水平,你就会知道真相。

如果你想变成那样的人,你就去按照他们说的去做。

父母吃过的盐,确实比你吃过的米多,但是他们也只能在吃米的事情上去给你建议,并不能指导你过更好的一生。

我高中同学,毕业的时候填报志愿,全是她妈妈拿的主意。

当时我就觉得很惊悚,她妈妈在医院当护士,关于大学的所有了解,都是道听途说,为什么要让妈妈做决定呢?

随便从大街上拉一个护士,你愿意把自己选专业的事情交给她吗?为什么到了自己父母这里,就那么放心他们做决定了呢?

或许是自己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做,所以交代出去,就不用负责。

我们是可以多听来自长辈的建议,但是也要区分,是哪一方面的建议。

有些建议本身就不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,他们倒是敢提,你也敢听?

我老家的亲人最喜欢给我提的建议,就是让我去当公务员,进公检法系统。

一开始我觉得他们是对于政府工作有天然的迷恋,认为那是权力,也是体面。

后来有个叔叔吐槽我去创业这件事的时候来了一句,赚那么多钱有什么用,不如当公务员能拉拔家里人,安排个工作啥的。

那一刻我就更能明白他们的意图,他们觉得,去政府里当官,能为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。

我现在回头看看当初,最庆幸的是,谁的话也没有听,而是听从了自己。

 

02、我们究竟该如何做出选择?

我也会经常去征求身边人的意见,并不是什么都不听。

这边有几个小建议,可以帮助你去寻求更好的建议。

首先,你在寻求建议之前,一定要自己动手搜索。

跨专业考研难不难,公务员的工作到底好不好,人类繁衍了这么些年,对于一些问题,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答案。

你去征求别人的意见,极少有机会可以促膝长谈,不管是在讲座上提问,得到一个几分钟的回答,还是去直播里提问,得到那么一句话的回答,都无法系统的解决你的问题。

除非你有钱去做几千元的深度咨询。

所以其实在寻求建议之前,最好是自己做充足的搜索和调查。

有没有人写过相关的书?

网络上能不能找到相关人写的经验贴或者其他形式的资料?

当你对这个问题有了充分的了解,再去寻求他人的建议。这时候一些建议就会像你的灵光一闪,一下指明你的方向。

其次,审查建议人的资格

就像我在前面讲的,有些人注定是不能为你提供有效建议的。

一个建议是否有效,跟这个建议所依赖决策的信息有关系。

他自己都没见过,没做过的事情,提出的建议都是建立在一个想象的基础上,出错的概率是极高的。

另外有些人,只能在某个阶段给你提建议。

对于这一点,我最深刻感受的就是我哥。

我哥比我大九岁,小时候在上学方面偶尔有了困惑,还会跟他打电话,期待可以为我答疑解惑,那时候不管他的建议是不是靠谱,都为了提供了强大的心灵支持。

但是我如今也快要三十岁了,与他所选择的路线并不相同,我没有去任何一家公司求职,而是选择了自己创业,这条路是他没有走过的,所以他的建议,慢慢的就提不出来了。

我走入了新的阶段,过去给我做榜样的人,基本上已经提不了太多有效建议给我了。

第三,打算采纳一个建议之前,去想象按照这个建议去做,十年后的模样。

乔布斯如果去卖苹果,十年后,最大的可能是什么?

做成一个全国的苹果售卖连锁店?

这个结果是你想要的么?

所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想象,当你采纳一个建议以后,十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。

有时候一个建议当下看着是合理的。

因为大部分人提建议都是基于一些比较单一的标准:

1、你的固有优势。

你是师范毕业,所以应该去做老师。

可是老师十年后大概率还是老师,这个未必是你想要过的人生。

你要从一个更长远的角度,去考量建议的合理性。

有时候需要跳出来现在的固有优势,从新开始,才能到达更为理想的彼岸。

2、从你现在能接触到的机会

一般别人给你建议,都是基于你现在能做什么,他们不太会考虑到你将来还能做什么。

人都是这样,觉得自己无限可能,看别人都是惯性觉得比自己更平庸。

这也是为什么当你接受到他们建议的时候,需要跳出来想一下的原因。

第四,关于人生建议,最难靠谱。

我现在请教别人也有经验了,我基本上不会问别人,我应该选择做什么这种问题。

因为掌握了最全面信息的是你自己,你喜欢做什么,能做什么,天分在什么地方,任何别人都没有你更清楚,所以如果你自己都想不明白,也不可能靠别人想明白的。

别人的建议,顶多就是加持下你现在的选择罢了。

所以我最不建议的就是,去听信关于人生的建议。

你可以去咨询一些具体的技能问题。我会找一些做自媒体的去问,抖音怎么做。会找一些有经验的人咨询一些管理问题。

一般这样的建议,可参考性最大。

第五,真实的活着。

还是无问西东里那一段台词,我找不到更好的话来形容一个对的选择。

身处民国时期的清华学生吴岭澜,在选学科的问题上第一次遭遇对人生意义的拷问。

那时候清华比较推崇推崇理科,认为文科是次一等的选择。

所以英文和文学满分的他却学了自己并不喜欢和擅长的实科。

面对固执的吴岭澜,校长梅贻琦问他:

“求学的目的是什么?”

吴岭澜说:

“不管学什么,只要在学习,把自己交给书本,心里就是踏实的。”

梅校长说:

“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,有一种麻木的踏实,但丧失了真实,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。” 

问他:

“什么是真实?”

你看到什么,听到什么,做什么,和谁在一起,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,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。

这就是为什么,我无法附和别人意志的原因。

尽管他们说的再对,尽管他们让我做的事情有再多的利益。

我无法获得这样的平和和喜悦。

所以那样的人生,对我而言是不真实的。

没有人能替你选择。

任何建议,最终审核的标准都是你内心的平静。

当你照此努力,是否觉得无怨无悔,是否愿意拼尽全力,是否觉得踏实且真实?

这才是唯一的标准。

0 0
知识精选
相关文章
如何建立个人认知体系?
“初中辍学的同学,工资高我3倍”
00后女孩直播40天赚2万引热议:错将围观当认同,是很多人不幸的根源
想放弃的那个夜晚
真的是“大人只讲利弊,小孩子才分对错”吗?
热播剧《小欢喜》英子跳海:这几句话,你妈一定也对你说过
如何有效提升你的阅读能力?分享四个实用法则,七个应用步骤
副业挣了20万,却没躲过这个潜规则…
评论 (0)
再想想
    头像
    知识精选认证编辑
    版权声明:“知识精选”所推送的文章,除非确实无法确认,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。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,与您共同协商解决。邮箱:i@moyuup.com
    306文章 5评论 287获赞
    最新文章
    小红书KOL速成指南(7):小红书运营工具大合集(附教程)
    1年前
    小红书KOL速成指南(6):账号定位的秘密
    1年前
    每一句鸡汤背后,都有一套“商业逻辑”
    1年前
    认知的冰山
    1年前
    通过商业情报挖掘,4个维度拆解字节跳动教育产品,浅析在线教育发展历程
    1年前
    生财有术!波波老师4500字干货亲授互联网创业赚钱之道
    1年前
    19 6月, 2019
    沈从文:我的人生,除了张兆和是甜的,剩下都很苦
    随机一文
  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免责申明
    • 网站地图
    Copyright © 2019-2021 知识精选. Designed by nicethem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