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刀姐doris(ID:doriskerundong),作者:刀姐doris ,知识精选经授权发布。
最近,我发了条营销人10年前VS10年后的职场之路的微博,结果火了。

这虽然是个玩笑,但多少有点人间真实。话说回来,前段时间我辞了职,退下了企业的职场赛道,开启了自己的内容创业。
总有人不理解地问我:“你在职场忙活那么久往上爬,结果却从企业退出全职创业,还做网红,为啥?
为什么呢?我现在有了我的答案。
就像微博所说的,我从小梦想就是成为一个CMO(首席营销官)。我曾经为了这个目标奋不顾身:去联合利华学品牌管理,去MK学社交传播,去支付宝学运营……
我本来以为我要花十年甚至更久才能实现这个目标,不过互联网发展太快,创业公司崛起,CMO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职位。
2017年,27岁的我拿到了一份CMO的offer,当年那个遥远的梦想,我提早够到了它……满心振奋的同时也感到了失落:摸爬滚打学到一身武功开始正式操盘,才发现“哈,这事儿不过如此,到头来还是在给CEO打工”。
人生就是这么有意思,够不到的时候全凭想象,觉得那个位置一定很好,一定很有力量,一定很开心,而真到了那里,我却很迷茫。
当上了CMO,那然后呢?
我是一个需要活得有一个意义和目标的人,想不清这点我就没有动力。2018年中我选择了辞职,花了半年思考这个问题。

不断自我反思和找人聊,我意识到,原来的我一直只是在墨守成规,“做一个大企业的乖孩子”,而内心的我一直渴望的是挣脱出牢笼,成就自我 。
2018年底,我做了一个大胆决定,做内容创业,创业的中心就是我自己。于是我把原来的网名“doriskeke”改成了“刀姐doris”,寓意一个更强悍的自己。
今天这篇,我想跟大家分享我思考后的结论: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去中心化、向个体网红化趋势的社会。每个人都会,也应该成为网红。
1
新职人
我生于1990年,虽说也算个90后,但思维上还挺像一个80后。
曾经对我而言,上一个好学校,去一个大公司,一份体面的工作,跟老板相处好关系,晋升到高管,就是「成功」。
这样的信仰下,我活得很怂:担心一句话让老板不开心了,担心同事对我有看法,担心这次晋升轮不到我……「累的像条狗」就是我。
转变发生在2014年,我开了公众号,第一篇就出乎我意料吸引到了很多读者。
慢慢地,我越来越多的在公众号上分享我的学习、思考、观点,我有了一种新的体验:我不再担心公司的同事、老板怎么看我了,因为总有人能看得到我的才华。

这让我不再花时间阿谀奉承,而是专心回到我自己身上:我今天学到了什么,有什么内容和知识我能总结和输出,写成文章分享给我的读者?
在这样的心态下,我经常反思的就是“我从这家公司学到了什么,还能学什么”,一旦当我在一家公司学不到新东西了,我就会选择跳槽,去学习新技能和知识。
我仍然在企业工作,拿一份公司发的薪水,但这不是我的全部身份。
我有了自己的知识星球,分享中美营销的干货获取睡后收入;我有自己的微博、微信公众号平台,开始有人找我接广告;我写的商业观察被转载到36氪,更多的CEO认识了我,了解到我的能力。
回头看,我发现是那一刻起,我变成了既在一家企业里正职工作,又拥有个人品牌的网红,我进入了一种「新职人」的状态。

新职人并不依附于任何企业下,它打破了原有雇主和雇员的关系。原来的雇主和雇员的关系是,你加入我的公司,你要靠我吃饭,你想在我的体系里晋升加薪,你就得跪舔我。
上个月我去了一次成都,我发现好多人都活成了新职人的样子:
成都人往往有好几份工作。正业上班到5-6点下班。下班还会有几份副业,加盟一个奶茶店,或者开一个闺蜜社群联盟……有时候副业赚的还比正业多。
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,个体就能成为一个品牌,有流量能接到生意,例如小马宋、小马鱼、杨不坏等等……
2
每个人都是一家公司
前不久,我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老X,某VC 的创始人。听说他做了几十年HR,看人特别准,我抱着一种算命的心态去见他,想让他看看我的未来。
他坐在茶桌后,没有水晶球也没有咖啡渣。
一落座,未来不提,反倒先问了我许多过去的经历:为什么去美国念书?为什么跳槽?你是怎么泡到你老公的?为什么回国?

等我一一跟他说明,他问了我这么一个问题:“如果你自己是一家公司——不是你现在成立的公司——就是你刀姐这个人,你这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?你觉得这个公司的终局在哪?”
这把我问住了,之前我一直想要当CMO,那为什么想做营销呢?我想起了我在2016年曾经发过一条这样微博:

于是我回答:“我相信品牌的力量,我想影响别人,让那些被忽视、弱小的的人,尤其是女性,找到新的意义和价值。”
他点了点头,对我说了这么一段话:“每个人其实都是一家公司,每个人都应该做的是这家公司的CEO,把握自己这家公司的战略走向,收入支出,投资和产出。
虽然你没意识到,但其实你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在打造你自己的这家公司。你的经历就是你公司的发展过程,你并不是在为这些企业打工,你在和他们合作,打造自己呀。
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有一家公司,一直是替别人打工的心态。每个人的擅长之处就是你这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,人和人产生的任何行为,本质上其实也是一种商业价值的交换。
你的经历,做高管再到创业,其实已经代表了未来职场的新形式,而只要是代表着未来趋势的事,它就有价值。”
醍醐灌顶,仿佛有一道雷光在我脑海里闪过。
3
新的职场新的身份
我相信,未来,人人都会是一个“有专业性”的网红,而我们,就是自己这个“网红公司”的创始人/CEO。
自媒体兴起,网络从寡头垄断变成了去中心化,并分散到一个个节点上,这些节点正是我所说的“个体网红”。
雇主和雇员的关系从几百个雇员依附于一个雇主下,变成了网络合作制,一个人甚至可以和5个公司合作。
每个人,尤其是自身竞争力稀缺的人,会形成超强个体和节点,过去公司是我的唯一经济来源,现在我在这个公司工作,是「我选择了你」,权利开始反转。
回到开头的问题,现在我在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?
我觉得我已经活在未来的世界里,在做一名新职人。我的身份早就已经超越了原来的单一公司标签,而是多维度的。

今天我是一名创业者,我成立了自己的她经济赋能机构——女子刀法,做女性经济的垂直媒体和社群,链接她经济领域的行业专家,赋能企业更好地服务女性,真正在做能带给人力量的事情。
我也是我自己,是一个职场博主, 爱好分享个人成长、职场点滴和自我反省的女性。
我有我自己的品牌,自己的社群,自己的流量阵地。我越来越享受做一个新职人,开放多元,不断解锁新的可能。

例如今天,我又开启了一个新的自己:职场时尚博主。
最近ICY全球设计师平台找到我,她们觉得我现在的状态就是典型的“新职人”,进击,向上,成为专业“网红”,影响更多的她经济从业者。
我也第一次以“职场时尚博主”身份出联名款,我选了最基础的职场单品——白衬衫。

白衬衫作为职场年轻人的衣橱必备单品,其实也有很多种形态和选择,比如商务场合选择材质硬挺的,可以让你显得干练;差旅出行的白衬衫选择透气的面料,真丝材质的白衬衫还可以穿去晚宴。
我相信今后的职场是多元、多样的,不再只是依附于单一的刻板印象下,职场时尚亦是如此。新职人们活跃在不同的行业,从事着全新的职业,她们的“职场”不一定在写字楼。
她们的穿衣风格也会充满个性,没有什么应该穿,只有我想怎么穿。

白衬衫的可塑性,就像新职人,虽然都在“工作”,但却又各不相同。
我的这件联名款适合商务场合,是为那些需要展现“干练”形象的女战士们准备的,我们既是一个严肃认真的专业人士,也可以是有血有肉的自己。
这次和ICY合作新职人系列白衬衫今天正式发售,除了我这件联名款白衬衫,新职人“惊叹”系列还联名了自媒体人@胡辛束,青年作家@祝羽捷,时尚博主@韦思嘉3位新职人代表,推出了适合不同场合穿搭的白衬衫,都可以在ICY找到。

最近我也入驻了ICY的新职人社区!这里已经聚集了一群和我一样的新职人,她们是创业者、独立撰稿人、摄影师、导演……而她们也在分享着多样的生活,穿搭和情绪。
5/31 – 6/30 下载ICY 官方App参与新职人社区话题互动,还有机会得到ICY每周送出的大牌包包,点击「阅读原文」参与互动吧!
我还会不停地去解锁自己,发现自己新的可能性,一点一点打破桎梏。如果你相信自己身上的另一种可能,也许你应该加入我,一起来到新职人的时代:活跃在不同的行业,从事着全新的职业,成为个体网红,我们的“职场”不一定在写字楼。
END
本文获授权转载至公众号刀姐doris(ID:doriskerundong),作者:刀姐doris ,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授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