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十点读书(id:duhaoshu) ,作者央阳 ,知识精选经授权发布。
今天是我们的【历代皇后】系列文章哟,快来阅读吧~
依然是从戏说、传奇里还原出的精彩故事,有演绎,但一定符合人物的气质,来看草根皇帝朱元璋,如何在贤内助的帮助下,逆袭人生,一统天下……
“我愿为你承担所有风雨,我想逃避,逃不过你深情,你是我的唯一。”
这是《天下太平》片尾曲《一生不后悔》中的唱词。
深情的歌词,似乎是马皇后和明太祖朱元璋爱情绝唱的写照。
如果没有马皇后的一路关爱、一路庇护,朱元璋,这位出生贫寒的穷苦男子,不可能成为万人之上的明朝开国皇帝。
01
有胆识的人,不怕为爱付出
1332年出生的马秀英,是个苦命的孩子。
没生下几天,母亲就抱病去世。
12岁时,父亲因一桩案子而逃亡,她便被托付给父亲的生死之交郭子兴。
善于察言观色的马秀英,好学又聪慧,深受义父夫妇俩的喜爱,她因此受到了很好的教育。
在这里,她被义父许配给了朱元璋,那时叫朱重八,只是郭子兴起义军中的一名小头领。

她有远见卓识,非常中意这个长相不佳、出身贫寒的男人。
她敏锐地观察到,这个男人坚毅果敢、足智多谋,而只有这样的男人,才能成大事,才是她最想要的。
一旦嫁了她所爱的人,便会无怨无悔地为他付出,共担风雨。
由于听信别人谗言,性格多疑的郭子兴,对朱元璋进行禁闭,甚至还想饿死他。
马秀英从厨房里偷出刚烙的饼,因怕他人看到,硬是把热饼塞进自己的怀里,当交给朱元璋的时候,白嫩的皮肤被烫伤了一片。
她还拿出自己的积蓄献给郭子兴的夫人,求其向郭子兴说情,最终使朱元璋脱离险境。
她凭着一双大脚,在朱元璋被陈友谅军队围困之时,不顾生命危险,背起他成功逃进山林。
为了支持丈夫打仗,怀着身孕的马秀英,甘愿忍饥挨饿,把口粮留给丈夫及其下属。直到临产前,还在照顾着丈夫下属和家眷们。
朱元璋行军作战的文书、军令和札记、备忘录,她都整理得井井有条。如有需要,随时可供查看。

她看好丈夫的事业,不惜一切代价地让他出人头地,期待夫贵妻荣,会过上令人羡慕的好日子。
她对看准的人,无论怎样陪伴,无论付出多大代价,她都心甘情愿。
朱元璋驰骋沙场的经历,也是马秀英紧紧相随相伴的经历。
这个没有颜值的男人,没有辜负她的期望,终于坐上了人间最高的宝座。
爱的陪伴,成了马皇后对朱元璋最了不起的安慰方式。
02
有贤德的人,是家庭最好的风水
一个女人,仅有胆识是不够的,弄不好就是泼妇。
而最高级的,是胆识与品德的有机结合。
因为贤德,才是女人最能征服人心的东西,也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。
作为妻子,她是朱元璋最得力的助手和最知心的军师。
她在朱元璋遇到危险的时候救助他,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他,在迷茫彷徨时悉心开导,在无计可施时善出计谋。
她勤俭持家、 以身作则,征服了包括身边所有人。
深受熏陶的朱元璋,也被称为历代皇帝中最节约的人。

随朱元璋征战年代,她把自己织的衣物送给朱元璋部下的家眷们,而自己则穿着朴素,即使旧了也不愿换新的。
在吃上,她每天亲自操办朱元璋的膳食,连皇子皇孙的饭食穿戴,也亲自过问,无微不至。
作为母亲,她对孩子们尽心费心,严格有度。
她最小的孩子朱橚,性格放荡不羁。
朱橚被封到开封做周定王时,她赐给跟随监督的江贵妃所穿旧衣服,一条木杖。
嘱咐她说,“若朱橚有错,可随时披衣杖责。如敢违抗,要立即上报朝廷。”
这一招,让周定王大为收敛,不敢再胡作非为。
她对收养的二十多个义子,视为己出,慈爱有加,细心照顾。
受到马皇后的精心教育和深刻影响,这些义子大都忠诚厚道,也作出了不小的贡献。
马皇后重病时,还不忘告诫皇子们,“你们要相互照应着点,听父皇的,听太子的。我最放心不下的,是你们忘了骨肉之情,别因为争权就自相残杀,别把历史上的血腥,带到咱们家来!”
马秀英的贤德和优良品质,树立了极好的正面形象,深刻影响着朱家一大家族,也让朱元璋有更多精力用于治国理政。
03
能进退的人,是最高级的情商
朱元璋冷酷无情,对待自己的儿子都是如此。
但对马皇后,他却一直是罕见的敬重甚至是顺从。
之所以能够如此,是马皇后通晓进退的人生哲学。
在关键问题上,她恰到好处地选择“退”。
朱元璋开国后,多次表示要对皇后马氏宗族封赏爵禄,但马皇后却坚决反对。
她说这样做,一是不合周公之法,二是极易对社稷造成后患,还拿历史外戚擅权导致倾覆的例子来劝阻朱元璋。
别的媳妇都是拼命地为娘家人揽权,但马皇后却如此自我约束,连朱元璋也叹服不已。
她恪守不干内政的原则,在朝廷上始终维护着朱元璋的权威,给足了皇帝的面子。

在属于马皇后职责范围内的事,她当仁不让地选择“进”。
在争风吃醋、勾心斗角的后宫里,马皇后以仁德为本,倡导和睦相处、勤俭节俭,处处做表率,事事讲规则,把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。
她多次请求皇上宽容待人,让一些无辜的妃嫔和宫女免受处罚甚至是死刑,这使得整个后宫都折服于她。
她一路跟随朱元璋走来,深知朱元璋的缺陷。
她知道朱元璋学问欠缺,性格暴躁无情,特别喜欢意气用事,经常滥杀无辜。
机智的她,不会听任朱元璋的暴行,时常委婉地劝谏。
马皇后曾询问朱元璋天下百姓是否安宁,朱元璋却说她不该问。
马皇后认真地说,“陛下您是天下人的父亲,我忝为天下人的母亲,孩子们安定与否,我怎么可以不过问呢?”让朱元璋无言以对。
她还对朱元璋说,“一进这个家门,我是想说什么说能说什么,想问什么就能问什么,你不许用假话来诳我,更不许仗势欺人。”
也正是这一规矩,让马皇后对朱元璋治国理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纠偏、督促等正面作用。
她从朱元璋的残暴屠刀下救了立过大功的朱文正、李文忠、宋濂等一大帮人。她保护的人中,还有开国功臣刘伯温。
这使得朱元璋习惯的暴政多了一些柔和和温情。
马皇后深知人才对朱元璋治国理政的重要性,说服朱元璋,保障了数千名太学生的妻子儿女的生活供给,让太学生们后顾无忧地为皇上效力。
成功的男人,背后都有一个知进退的不平凡女人。
男人越成功,越考验这位女人的智慧和能力,越能彰显女人的情商之高。
04
爱到尽头,品德依然放光芒
1382年,日夜为皇上操劳费心的马皇后,生了一场大病,病在旦夕。
心痛万分的朱元璋,请出太医院最好的太医诊治,并组织群臣祈祷祭祀。
马皇后劝皇上说,死生由命,祈祷祭祀没用,太医开药吃也没用,并拒绝再进食吃药。
她深知朱元璋的为人,知道自己去世后,朱元璋会拿太医等人开刀,派随从偷偷地把他们送出宫外。
在病床上,朱元璋去看她,亲自端了两盘好吃的送到马皇后面前,慈爱地让马皇后吃。
看到马皇后扭头不吃,愤怒的朱元璋把两盘子摔个粉碎,大声道:“你爱吃不吃,饿死拉倒,咱是皇上,咱永远不求人!”摔身而去。
然而,很快又返回身,指着马皇后说,“你,你想把自己饿死是不是,饿死好啊,你死了咱不心疼,咱会乐呵呵地给你下葬!哼!”说完,又翻身离开。
很快,朱元璋再次返回,疯狂地指着马皇后怒吼道,“你死吧,你死去吧,你死了以后,咱马上再立皇后,咱想立几个就立几个,咱一气立仨咱!”
一向霸道冷血的朱元璋,此番反复无常的激将言行,涌动着对马皇后怎样的关爱与柔情。

马皇后弥留之际,对着痛不欲生的朱元璋留下遗言:“愿陛下求贤纳谏,慎终如始,子孙皆贤,臣民得所而已……”
这一年,马皇后只有51岁。
朱元璋为马皇后举办了最隆重的国家葬礼,从文武百官,到皇子,再到天下臣民,都有具体的哀悼要求,用情至深,可见一斑。
百姓对马皇后的评价也是出奇的高,“我后圣慈,化行家邦。抚我育我,怀德难忘。怀德难忘,于万斯年。毖彼下泉,悠悠苍天……”
马皇后,用远见和胆识、贤德的品行与知进退的人生哲学,在历史的长河中,留下了永难磨灭的人间光芒。
作者: 央阳,多家自媒体原创作者,权威媒体发文数百万字。喜爱阳光,向往梦想,文字如歌,为你畅响。微信公号:阳阳得议(ID:yangyangdeyi-8899)。本文首发十点读书(ID:duhaoshu),超28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,转载请在后台回复“转载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