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识精选知识精选
  • 首页
  • 专题
  • 博客
  • 导航
  • 注册 登录
立即登录
0文章
0评论
0获赞
  • 首页
  • 专题
  • 博客
  • 导航
我的主页 › 成长 › 观点 › 上班会耽误赚钱吗?
#观点#

上班会耽误赚钱吗?

2年前
492 0 0

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曹将(ID:CJPPTAO),作者曹将,知识精选经授权发布。

01 A君的电话

上周末,接到 A 君的电话。

他有点纠结。

一方面是工作本身,最近项目遇到瓶颈,对于未来也有点悲观。

这个问题很好解决,一句鸡汤就可以:不能因为一天、一时的挫败,就怀疑人生——人生很长的。

上班会耽误赚钱吗?-知识精选

而第二个问题就有点超纲了。

他说,最近一年太忙,忙到没有时间想投资的事,结果现在一盘点自己的总资产,发现还不如去年增加的幅度。

额……简单来说,就是:上班影响了他赚钱。

我有点不知所措。这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开理性通道,进入八卦模式:那你最近一年赚了多少钱?

得到答案后,我开始心情低落了——是自己收入的三倍。

再联想到他比我小两岁的事实,突然有种参加完同学会后的心情——别人都在人生的赛道上奔驰,自己却还在小步前行,更可怕的是,觉得一切还不错。

之后就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。刚好遇到房东过来装空调,挂了电话,长吁了一口气。

02 上班与赚钱的关系

这次电话着实在自己的心里引发了一场海啸。一方面是差距带来的失落,另一方面是他的那个问题,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。

在周四的时候,刚好看到了 Spenser 的一篇文章,题目简直跟 A 君的观点完美重合,叫做《上班真的很耽误赚钱》。

里面的核心观点是:

  • 1.对大多数人来说,上班赚钱有天花板。
  • 2.大多数人没有理财的思维,只知道:追求升职加薪。
  • 3.大多数人热衷于稳定的工作,是出于恐惧,是对未来、对长期问题的逃避。
  • 4.无论你说什么「为自己打工」,最后的结果都是「为老板打工」。
  • 5.真正为自己打工的人,不会为钱而工作,而是让钱为他工作。为不上班的自己,做准备。

如果用简单的一句话总结就是:对大多数人来说,工作不可能让我们大富大贵,所以我们要懂得寻找新的金钱增长点。

虽然不是完全赞同里面的很多观点,但至少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些分析「上班影响了我赚钱」这个观点的思路。

03 上班会不会影响一个人赚钱?

我先抛出一个没有营养的答案吧:对有些人是,但对大多数人不是。

下面是分析:

第一,这本质上是一个机会成本的概念。

机会成本的意思是: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。

对上班族来说,这里的资源大部分是时间。

了解清楚了这一点,那么「上班影响了我赚钱」的命题,应该等同于「上班占用了我太多时间,这些时间我可以拿来通过其他途径赚更多钱」。

很长,但是问题界定更清晰了。

第二,你有更多的途径吗?

当了解清楚了问题后,接下来就涉及到分析它成立的条件。

机会成本的产生,必须建立在「有机会」的基础上。比如就一个赚钱机会(比如发传单),那么就没啥机会成本好说。

对 A 君来说,他的机会来自于他有投资的渠道,只要花时间去经营,就有大概率能带来其他收入。——这是他的途径。

在 Spencer 的文章末尾,他也提出了普通人可以花时间赚钱的渠道,例如:微商、网红、社交经济和一大堆赚钱的机会。——这是看起来很轻松的。

这些途径,是「真」途径,还是「假」途径?

第三,选择的背后,包括「愿意」和「能够」两个维度。

愿意是动机,例如某人有大志向,想考上清华北大。

能够是能力,例如某人确实每次考试都全市第一。

这两个因素,是所有决策的支撑。

上班会耽误赚钱吗?-知识精选

那么对于「机会成本」的「机会」,是选择,也是决策。

对于大多数职场人来说,面临不同的机会,从动机角度,就会剔除掉一大部分。毕竟,不是每个人的价值观里,都认同做「网红」或者「微商」。

上班会耽误赚钱吗?-知识精选

而在能力角度上,则会剔除更多的内容。

因为,看起来很简单的东西,背后对能力的要求是巨大的。

比如投资这件事。

之前认识一个前辈,总结自己的投资经验,很直接:当政府调控房地产的时候,就赶紧入手买房,因为这时候是低点。他背后的逻辑是:政府调控,意味着有空间,否则肯定是大力支持。

看起来很简单对吧。但是作为普通人来说,当各种新闻铺天盖地说房价在下跌时,你真的敢入手吗?可能买了两个月后,资产就缩水 10% ,这个风险敢承担吗?

又比如做自媒体这件事。

看起来门槛很低对吧,每个人都可以开个公众号、头条号,然后发文章,等着有朝一日突然遇上某个里程碑节点,成为自媒体达人,就可以接广告,销售周边,走向财务自由。

但事实是,要经营好一个自媒体,你要有美感,要有持续的内容积累,要有运营能力,要有写作的功底……这哪一样,都不是能快速习得的。

所以,分析到这里,我们可以看到一件很丧的事:对大多数人来说,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通过一系列途径,利用时间翘起更大的财富,而自己,似乎仍然只能靠工资养活自己。

在理清了这一点后,我自己的心情突然有点平衡了。

毕竟,A 君的那一类资源,能力维度上,我不曾有意识去经营和维护过;愿意维度上,我也不是特别喜欢去刻意弄这些东西。

所以,注定了,就没什么好说了。

04 动态的角度来看

以上的分析是静态维度的思考,基于现在的「愿意」和「能力」。

但是,一个人如果铁了心要找到更多赚钱的方法,那自然会去尝试一些新途径,改变一下自己对某些事的看法。

那最后是否一定不能成或能成,都要打上问号。毕竟,人总是在发展的。

改变的路上,最简单的方法是:对标。即参考一个人的路径,去分析他的成功要素,继而找到可以借鉴的点。

但是,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和浅薄的经验,还是有三点建议:

第一,不要因为别人赚了多少钱,影响自己当初的思考判断。

当初选择现在这条路,肯定有一套分析逻辑,它是基于对自己的认识,而做出的判断。大概率来说,是当时的最优解。

而一旦偏离了这条路,从众或从他人,很可能就容易迷失。

举个自己的例子。当初炒股盛行的时候,自己也跟风杀进去。但是自己真的没有太多时间去看,也没有动力去研究,结果资产亏了 30% 。得不偿失。

第二,请仔细分析那个人的背景,人和人真的不一样。

你的参考对象可能是同学,是同事,是看起来感觉跟自己类似的人。

但是,你们真的不一样!请参考以下问题判断:

· 他家里的资产有多少?这决定了他承受风险的能力。

· 他的情商如何?这决定了他能撬动多少人脉资源,并获取多少核心信息。

· 他的智商如何?这决定了他在同等时间内,比你产出多多少内容。

· 他的领导力怎么样?这决定了他是否能通过组织的能力而非个人的能力来撬动财富。

· 他是否有特殊的能力/资源?这些是他与其他人做交换的筹码。

如果这些没思考清楚,就一味地以他为参考,结果大概率会东施效颦。

第三,请仔细分析对方话里的水分,有些概念跟我们的理解不一样。

比如一个人说他月入 5 万,请多问他两个问题:

1.这个「5万」是营业收入,还是净利润?

这两个数值之间,有税,有营销费用,有给他人的劳务费用,还有一系列我们可能不知道的费用。有可能月入 5 万,实际到手只有 5000 。

2.那一年平均每月多少收入呢?

比如一个做课程的,新课上线首月销售占比是 80% ,对应 5 万收入。但剩下的 11 个月销售占比只有 20% 。平均下来,这门课每月的收入只有 5 千左右。

所以,挤干水分,我们才能看到真实的状态。

我是小结

今天我们讨论了一个很多职场人会面临的困惑:是不是应该利用工作间隙和业余时间,来谋划第二职业。

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,本文从「机会成本」的角度进行切入,明确了什么叫做「机会」,它要满足两个条件:愿意且能够。

所以静态来看,很多所谓的机会,并不是真的机会。

而如果从动态来看,我们是可以朝这个方向去发展。发展的一个简单路径,就是对标他人,找到发展的关键要素。

但是,在对标的时候,务必要擦亮眼睛:

1.不要刻意否定自己当初的职业选择。

2.要了解清楚对方的真实背景。

3.要挤干对方话里的水分。

唯有如此,才不会为了改变而改变,才不会走向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路。

最后多说一句:月亮和太阳不一样,但它们都在自己的时刻发着光。

人和人也如此。

上班会耽误赚钱吗?-知识精选

晚安好梦。

0 0
曹将
相关文章
从4G到5G,中国手机市场,谁能步步为营?
情境化,互联网下半场的突围之路
18个月16个爆款,合成类玩法的下一个机会在哪?
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:穷人的穷,跟我们的平庸,是同一个原因
冯仑:房子,差不多了
“你的企业这么小,对社会重要吗?”| 58岁老板实在话:我们养活了8个家庭…
致AI:你是我今生最大的机会吗?
90%的人都有的“约拿情结”,你不得不防,因为它正在阻碍你的发展!
评论 (0)
再想想
    曹将
    曹将投稿者
    《PPT炼成记》作者,关注职场成长和知识管理。公众号:曹将(ID:CJPPTAO)
    2文章 1评论 0获赞
    最新文章
    小红书KOL速成指南(7):小红书运营工具大合集(附教程)
    1年前
    小红书KOL速成指南(6):账号定位的秘密
    1年前
    每一句鸡汤背后,都有一套“商业逻辑”
    1年前
    认知的冰山
    1年前
    通过商业情报挖掘,4个维度拆解字节跳动教育产品,浅析在线教育发展历程
    1年前
    生财有术!波波老师4500字干货亲授互联网创业赚钱之道
    1年前
    27 7月, 2019
    破、谋、定,斗鱼进化论
    随机一文
    • 关于我们
    • 免责申明
    • 网站地图
    Copyright © 2019-2021 知识精选. Designed by nicetheme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