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各种论坛或者社区中,关于「如何进入一个全新行业」的话题讨论,我总能发现这样的评论或提问:
- 我想要转行,但是零基础,什么都不会,真的能成功吗;
- 目前在银行工作,想转行。但发现其他职业也都需要工作经验,感觉自己跳不出这个圈子;
- 我是不是需要跳槽到网媒去,因为现在传统报社不太景气,去好的新媒体公司,对方要求高,没有把握自己能进去,在徘徊犹豫中。
- ……
「什么都不会」、「跳不出圈子」、「没有把握」……这些对自己情况的描述,在我看来,都充满焦虑和对自我能力的否定。
但是在暖石的很多转行案例中,大部分人能够顺利转型,面对完全不同的工作内容,他们对于自己状态的切换却能做到游刃有余。
一方面,他们保持学习状态,积累各种专业知识;另一方面,他们具备可迁移的能力,并且能够灵活运营在不同的工作中。
说到能力迁移,大家都是渴望的:
- 我之前所学过的、接触过的知识,培养的技能、优势,能不能实现迁移呢?
- 换一家公司、换一个岗位,甚至换一个行业,如何使用上一段工作经历培养的能力,帮助我完成工作,提升自己的职场影响力?
哪些能力能够迁移到新的工作中?如何做到能力迁移?接下来我来仔细说说。
01、哪些能力可以被迁移?
许多职场人认为,能力迁移只是一个噱头:做律师所需要的知识储备,和做金融的完全不一样,做建筑工程的人天天画图计算,所学本领根本无法为新媒体所用。
这的确卡住了很多人,因为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基本无法用在其他的领域。所以在很多人眼里,能力迁移是不存在的,转行或者换岗,意味着从零开始——之前的经验和能力积累都作废了。
如果只是单独从专业知识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,的确如此——不同领域所需的知识差异化太大,是不能够被迁移的。
但是在此讨论的是能力迁移,而专业领域的知识并不是迁移的对象。
有这几类能力是能够迁移、且需要迁移的:
第一、通用技能
刚刚所说的法律知识、建筑绘图技能都属于不同领域的专业技能。
与此相对应的,是一些通用型技能,比如办公软件的操作能力,能够熟练使用不同语言,良好的文字功底,这些技能在不同公司和不同岗位能够通用,并不受工作性质和行业领域的影响。
第二、执行能力和沟通能力
执行能力,也就是把既定目标达成,成功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。
一个员工在职场中能够展现较好的执行能力,可能还不足以称之为优秀,但是在上级领导看来,他一定是靠谱的。
执行能力进行更细的拆分,可以分支出非常多能力:学习能力、自我管理能力、对目标任务的理解能力,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等等非常具体的分支。
这样多种能力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执行力,可以用在不同性质的工作中,并且在短期的适应后,能够迅速成为优秀的员工,领导眼里的一把好手。
在职场上,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无疑是重要的。而且在我看来沟通能力与执行能力,在工作中,往往是相辅相成的。
对于上下级的沟通,意味着任务或者项目的交接——这是执行的前提;对于同级员工的沟通,也可能代表着寻求帮助或者撬动资源,也是为了更好的执行。
第三、管理能力
进入某一行业三五年后,很多职场人已经从新人蜕变成为管理者,单独负责项目、带领团队。
虽说作为管理者,长期在一个行业中工作,钻研某个领域、锤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固然是重要的。但是更重要的是能够优化人员配置,带领整个团队完成一些方向性目标。
带领团队的过程中,目标设立、计划制定、经验复盘等等都是完成项目时候需要把控的节点,也是一名管理者经过不同项目得以沉淀的可迁移能力。
总的来说,无论是执行、沟通还是管理,这些能力依然需要在具体的工作项目中,配合专业知识才能够发挥作用。
与此同时,这些能力也能够抽象出来,迁移到不同的领域,帮助我们完成工作的转型。
02、能力迁移,应该如何去做?
一、专业领域的知识积累
当自己进入新的领域,首先要做的,是学习新领域的专业知识。
不管你是执行力强,还是沟通能力出众,抑或是天生具有卓越的管理能力,如果没有专业知识的基础,这些能力是无法发挥出来的。
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,《笑傲江湖》里的绝技独孤九剑,习得之人能够打遍天下无敌手。
虽然是无招,但是却是以普天下剑法之招数为根基,才能做到「以无剑御万剑,以无招胜有招」。
独孤九剑正是以天下各门各派的剑法要义为基础,才能发挥出真正的威力。同样,那些能够迁移的能力也要依附在具体领域的专业知识上,才能发挥作用。
所以面对自己的职业转型,进入新的职场环境,做好专业领域的知识积累是第一步。
二、找到能力迁移的落脚点
如何把你身上以有的能力对应全新的工作内容,找到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,来帮助你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?
电影《剑雨》中,武功高强的女杀手细雨厌倦了江湖纠纷,选择退隐江湖成为了家庭主妇。
她做饭的时候能够把各种食材用菜刀处理地非常好,丈夫也称赞她刀功了的。
从江湖杀手到家庭主妇,这个身份转型无疑是巨大的,但是细雨依然能够将自己擅长的剑法迁移到处理食材上。
在新的领域如何找到能力迁移的落脚点,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摸索、思考复盘。
三、调整
这里的调整,并不是指能力上的调整,而是指观念或者习惯上的调整。
进入全新的行业或者公司,就像自己进入了全新的比赛。每个比赛的规则都有可能不一样,你能通过自己的既有能力去赢得比赛,但是你一定要遵守比赛的规则。
以黄章晋老师的职场转型经历为例:
但是和黄老师同一时期转型的许多资深编辑却没能获得成功,正是因为他们在纸媒时代的观念和习惯没能调整过来。
黄老师提到:很多传统媒体的优秀编辑,在新媒体时代的自我定位和自我认知,是居高临下的启蒙者、布道者和监督者。
在纸媒时代,知名报纸的信息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权威信息,但是在网络媒体,读者绝不会认为自己是接受启蒙的受教育者。
在进入新媒体领域,如果内容生产者还是用传统媒体过时的观念和习惯去规范改造自己,舍不得放弃自己熟悉且擅长的表达和传播习惯,就算可以做到能力迁移,也无法在新的领域获得多高的成就。
03、关于能力迁移的两点提醒
- 对于在职人士来说,在钻研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,也要不断积累可迁移的能力。
《我是演说家》中,复旦大学副教授熊浩说道:
这个世界上曾经存在这样的一种职业,它叫排字员。在曾经的出版业,因为所有的出版都需要人工来完成活字的排版,因此排字员这个工作必不可少。
在那个硕大的仓库中,放着各种规格、各种造型的中华文字的字符。对于排字员,空着双手进去,却领着华章出来,这是一份叫人尊敬、骄傲乃至不可取代的工作。
直到Word诞生——Windows Office软件系统的文字输入软件,带来了出版界的效能革命,它更加快速、便捷、有效。但正是这个快速便捷有效的软件,几乎在一夜之间,让所有的排字员都丢掉了工作。
排字员拥有一双巧手,能够准确穿过层层的阻碍,寻找到那些我们需要的闪着光芒的字符,把它们提取出来,排列成行。但是专精的业务能力却远不敌科技的更迭浪潮。
如果认为专业知识才能够给自己带来价值、为公司带来利益,沟通、执行及管理这些技能点只能作为工作的点缀,只会在无形中增加了自己被时代淘汰的风险,成为了那个曾经捧出无数华章,却一夜之间被淘汰的排字员。
- 而对于想转行运营的同学来说,他们对于自己的评价总是「零基础、什么都不会」。
在我看来,这个自我评价是消极且不正确的——之前的工作经历、校园活动经历中培养出来的能力,其中有一部分是可以迁移到新的工作中的。
脱离传统行业,转换到全新的赛道,对谁来说都是一种挑战,这样消极且不客观的自我评价只会增加心理压力。
在这里建议那些不断质疑自己「什么都不会」的同学,不妨先停止自我否定的想法。
一方面尝试复盘自己的过往经历,分析自己拥有的哪些能力可以迁移,客观理性看待「零基础」;另一方面,开始了解转行做运营需要哪些专业知识和技能。
作者:暖石网,系统学习互联网市场、运营知识的在线教育平台。不说鸡汤,只讲干货,为每一个0基础小白创造改变命运的机会,2-4个月入职互联网公司,起薪5000-11000+。 声明: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