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圈外同学(ID:iquanwai),作者: 大玖 ,知识精选获授权转载。
01、为什么我们很难承认失败?
上个月,圈圈带着公司小伙伴前去杭州莫干山团(磨)建(练)。
期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小插曲,其中有一件事让所有人都印象深刻。
那天雨下得很大,脚下的山路特别湿滑。我们分成了两组,比赛谁能快走完高空项目。
教练说输的队伍晚饭没有肉吃,于是大家为了辛苦一天能吃顿有尊严的晚饭,都豁了出去。
我的同事利男在走高空弹带时,一不小心滑了下来。
刚刚闭着眼走完这个魔鬼项目的我,心里真是替她捏把汗。

(虽然有安全绳绑在身上,但此时她脚下是悬崖)
教练在尽头询问利男是否需要帮助,没想到她拒绝了,她想靠自己爬上去。
她挣扎着爬上去踩着下面的弹带,却因为体力不支抓不住上面的绳子,又摔了下来。
这样尝试多次都没成功后,才接受了教练的帮助,走完了全程。
回营地后,大家围坐在一起上培训课,复盘今天发生的事情。轮到利男时,她说今天走弹带就她一个人失败了,有点难过。
另一位同事马上大声安慰她:“这件事你没有失败,我们都看到你在拼命完成它,你是成功的。”
这时,给我们培训的老师突然发问,“为什么你们觉得她没有失败?”
有人说,“因为她没有放弃,自己努力尝试爬起来很多遍,从这个角度来说,她是成功的。“
我很同意他的说法,因为我觉得利男很勇敢。换我滑下去,早就哭着喊救命了。
“但她确实跌下去了,并且没有靠自己成功爬起来,在这个项目上她确实是失败了不是吗?”,老师继续发问。
我们一下子都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,气氛有点尴尬。
我想,难道因为她没顺利完成这个项目,就要说她失败吗?她明明这么拼命去尝试了,我真的不觉得她失败了。
老师看大家沉默了,于是接着说,“我很好奇的是,为什么大家对失败的第一反应,是安慰她,告诉她没有失败?你们是不是觉得,说别人失败有点难为情?或者其实是你们自己也很难承认失败?我想告诉你们,她在这件事情上就是失败的,但不代表她这个人失败了,所以承认’事情失败’真的没什么大不了。”
老师的这番话突然让我明白,原来我拒绝说她走弹带这件事失败了,是因为我把这件事和她这个人混为一谈了。
仔细想想,其实我们对失败的看法,正是我们难以接受它的根本原因:我们错把事情的失败统统归为了人的失败。
02、接受事情的失败,就不会在同一个坑跌倒两次
人们天生就是很难接受自己这个人是失败的, 比如我们减肥失败了,会安慰自己努力过就好;比赛失败了,会跟自己说,贵在坚持。
正是因为我们把事情的失败归为了自己的失败,才需要给失败找角度来安慰自己,但其实我们没必要难过。
NBA球星布拉德利比尔在知乎上,这样回答关于失败的话题:
“传球失误、投篮失准、防守失位或者错过进攻时机,这些都意味着“失败”。
我知道自己的赛场表现从不是十全十美。但我认为这些“失败”更像一种经验,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,就会更快做出反应了。反思“失败”是迅速提升自己的一种很好的路径。”
失败对你的影响,取决于你对它的看法。
成功的人不是从不失败,而是不会因为某件事情失败了,就开始否定自己。
所以失败对于他们来说不是一次打击,反倒是为成功积攒的经验。
只有平庸的人,才会为某件事失败来惩罚自己。
拒绝承认事情的失败,会让我们产生回避的心态,无法好好反思总结,这样会导致踩过的坑吃过的亏变得毫无意义。
03、这种思维,影响了你对失败的看法
既然把事情的失败归为人的失败,是阻碍我们成功的重要原因,那为什么我们之前很难把它们分清楚呢?
其实是因为这种思维在作祟。
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其著作《终身成长》中写道,人有两种思维方式,成长型和固定型。
有成长型思维的人,相信人是可以通过努力提升自我的。他们失败时更关注的,是怎么努力才能有进步,所以这类人不会把事情的失败当成是人的失败。
而有固定型思维的人,习惯给自己设限,会认为一件事情失败了就很难再成功,于是便把“失败”这个行为变成了一种身份,即“我是一个失败者”。

我刚加入圈外时,就是在用固定型思维工作。
那时候我特别恐惧给圈圈看我的文章,因为她每次提建议,不仅让我觉得文章遭透了,还会觉得自己特别地笨拙,连这么简单的写作技巧都做不到。
久而久之我心里甚至产生了一个念头,“我是不是没天分,不能走内容创作这条路啊?”
成为一个优秀的内容创作者是我的人生方向,所以这个自我否定的念头,压得我喘不过气来,每天倍感迷茫。
圈圈觉察到后,跟我敞开心扉地聊了很久。
她说,“我从不觉得你必须给我满分的文章,如果哪天我提不出建议了,说明我已经帮不了你了,你也就不需要在圈外工作了不是吗?更何况,文章是没有满分之说的,它永远都有进步的空间。”
我才意识到,圈圈没有因为我一开始表现得不够好,就彻底否定我,反倒是我自己“把文章需要改进”和“没天分”划了等号。
当我意识到这一点后,我渐渐脱离了固定型思维,开始用成长型思维去看待每次的不足。
我开始相信,虽然自己目前写得不够好,但这只是事情的失败,是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变的。
只要认真倾听和接纳别人的建议,每次进步一点点,总有一天可以写出还不错的文章。
成长型思维让我不再那么抵触别人给我提的建议,我开始主动展示自己不完美的初稿,连这段心路历程都能写在文章与你们分享了。
看到这里,你们当中肯定有人在想,大玖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,圈圈给你提建议多幸福,抵触啥呀。
我想说,别低估“固定型思维”对我们的影响,当我们把事情的失败等于自己的失败时,是真的很难坦然接受别人的建议的。
摆脱固定型思维没那么容易,但看完这篇文章,也许你就能迈出最重要的一步:觉察。
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固定型思维,当你觉察到自己会为失败而自我否定,会对旁人的建议特别抵触时,你就能开始摆脱固定型思维这个心魔了。
我们这一生,都会面临很多挑战,失败是在所难免的,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失败。
希望你能坚信,你不是一个失败者,你只是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