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逆刘而上(ID:yuanyuankaoshi),作者刘媛媛,知识精选经授权发布。

粉丝来信
From:匿名
找了份在机构的工作,不高不低,今天有一个高中同学(他没继续读下去)和我聊天。
说起发展,我一直以为教育机构的工资是算一般正常的。
可是他告诉我他在游乐园工作,一周双休,朝九晚六,班车接送,包吃包住,食堂还特别好那种,还交五险,到手的工资还有4500。
而我一个小本科,却只能拿3000多,那一瞬间我真的觉得自己的书白读了。 我知道读书是为了好好的成为更丰富的自己,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。
但是我今天真的很负能量,想到一句话:“百无一用是书生。”
现实是,很多时候,爱读书的傻白甜,还不如不读书的孩子。也许他们还是走南闯北,豁的出去,看过了世界,开拓了眼界。
而读书人剩下什么呢,多识了些字,多掌握了一些语言。
从书中感受到了黄金屋,从书中看遍了山川,生活中却不一定是真的能够通过读书丰富自己的钱包。

回复:
说两个点吧。
第一, 上学不等于读书。 上学其实就是为了通过筛选。
换句话说,咱们那么拼命学习,反复练习,其实就是为了通过高考的筛选。
高考筛选的出来了两批人:
一批,就是死读书的勤奋者。
我高中有个同学,就是靠题海战术拼出来的,她的主张是,智商正常的人,用题海战术就可以考上清华北大。
这姑娘做题每天跟疯了一样,我入学初期学习非常差,经常找她问题,每次回答我问题之前,她都会先来一句:“哦,这个题我都做过。”
后来等我学习变好了,客观评价她,觉得她真的不算聪明。
但是题目做的多,重复的遍数多,熟能生巧,最后没有考上清华北大,但是考的也不错。
真正勤奋的人,会成为考试的胜出者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种聪明人。
这种人擅长总结做事的方法,你做十道题学会的那点东西,人家做一道题就能学到。
你每天盲目的瞎做题,人家懂得从策略上先去研究任务,再去步步为营的安排自己的学习,擅长思考,并且对自己的监察能力强。
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,也知道自己做的怎么样。
这种人,很可怕的,高考对他来说就是小case一个,以后的人生,做什么都不会错。 我们上学,其实学到的都是一些基础知识,会做题,对人生有什么帮助呢?
政治书可以一个字不差的背下来,能帮你转到多少钱呢?
那些最重要的能力:思考、统筹、研究,我们统统没有学到。
所以上过学的,比没上过学的好一点。
不过上过学的,学的也不够。
我们上学的全部过程,都是为了通过筛选,真正该学的东西,学的太少了。

第二, 你书读的太少了。 不是读书没用,是你读的太少了。
如果你读书多的话,就知道,你犯了一个逻辑谬误。
你身边有个没上学的,比你赚钱多,可推不出来:上学没用这个结论的。
你这样,很容易上微商的当。 我朋友圈里有一批微商,每天都在勤奋的卖货,天天换着花样吹牛,每次刷到她们的朋友圈,我都会会心一笑。
真舍不得取关。
因为他们太会编故事了。
“朋友霞姐,自从加入以后,卖货100w,白手起家,买了宝马。”所谓的霞姐能赚钱,可能因为霞姐身边有一堆很蠢的人愿意做下线,这种生动的成功案例,什么都说明不了。
用个例代替整体,而不去思考更为深刻的问题,这就是读书少的表现。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:

图片来源于网络
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,中国人口13亿,里面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只有8.86%,所以有91%的人没有上过大学。
这么多人没上过大学,里面有几个聪明人在闯到社会之后暴富,这不是很正常么? 最后,我想和你说,现在赚多少钱,是一回事儿,未来能不能赚到钱,是另外一回事儿。
我在读大学的时候,农村辍学的小伙伴都通过打工赚到了钱,他们穿着体面,手头宽裕,干的好的还买上了小车。 其中有一个我的同学,初中辍学之后就去建筑工地当工人,后来自己还当上了包工头,手底下好几十号人,在城里盖了一栋一栋的楼。
日子过的美滋滋,过年回家一起吃饭,他还嘲笑我,说你们读书干嘛,又费钱,又没出息。 现在十多年过去了,他仍然是个包工头,不过赚的没有以前多了,首先,他老了。
其次,他特别短见,坑了几次工人,明明拿到了项目结算款,但不给工人发工资,所以工人都不跟他干了。 我经常想,如果他懂一些管理的知识,可能就不会干成这样。
如果他再有一点融资的意识,搞不好可以从包工头,干成一个项目开发商。 不过他已经算不错的了,我更多辍学的同学,现在都仍然是建筑工人,保安。
就像你这个游乐园工作的朋友,现在在游乐园能拿到四千五的薪资,将来可能还是四千五,几乎没有什么上升空间。
而且一旦有个跟他能力相同,但是学历比他好的人来竞争,他的饭碗就端不住了。 所以:
一不要短视,不要只看现在,羡慕人家四千五的薪资,不如审视一下自己的出路。
二不要狭隘,身边一个例子就让你否定了读书这件事,说明应该去读更多的书。
配图/网络